東京的街頭,一年前的光影靜靜停留在相機裡。人潮匆匆,紅綠燈閃爍不歇,風穿過狹窄的巷弄,擦過玻璃櫥窗,又消失無蹤。我站在這座城市的一隅,既不屬於它,也無法真正與它分離。像個過客,像個旁觀者。
那時的我,以為自己做出了最好的選擇。可現在回望,心裡仍有些說不清的複雜情緒。如果當初走上另一條路,現在的我會不會不一樣?會不會快樂一點?會不會少一點孤單?但這些問題沒有答案,時間不會告訴我哪條路才是對的,但它會說服我逐漸習慣,那些無法回頭的決定。
其實,連按下快門,都是一種選擇。
選擇在某個瞬間按下,選擇讓哪個畫面成為記憶的一部分,也選擇了哪些就此消失、不再回頭。沒被拍下的風景,像無數個未曾發生的可能性,留在過去,無從回顧。而那些被記錄下來的影像,則成為一種證明,提醒著我當時的目光、當時的情緒,還有當時的自己所相信的一切。就像人生的選擇一樣,每一次的取捨,都是在決定什麼能被珍藏,什麼只能悄然流逝。
以前我總是優先考慮別人、衡量影響,害怕讓所愛之人失望。但最近,我發現我竟然開始允許「替自己著想」。這樣的轉變讓我感到陌生,也帶來一絲微妙的恐懼——當我終於開始為自己選擇時,我會不會也在無形中失去或傷害了什麼?
我只能肯定這些決定並非衝動,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權衡,這是一種遲來的自我重視。
重大決定總是伴隨著巨大的孤獨感。這種孤獨並非來自於沒有人在身旁陪伴,而是「只有自己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」的重量。它存在於每一次選擇之後,在漫長的夜晚,在那些看似平靜的時刻。
我害怕選擇,害怕某天回頭看,才意識到原來有些路一旦踏上,就無法折返。我也害怕那些錯過的風景,終究成為回憶裡觸碰不到的片段。但或許,選擇的本質就是如此,無論怎麼走,總會有些東西被留在身後。
至少當時的我,已經做出了當下最好的決定。
而未來的我,也終將理解今天的自己。
只希望,在某一天,當我再次站在某個陌生的街頭,仍然感受到這份巨大的孤獨時,能夠溫柔地對自己說——
「這條路,我已經誠實地走過了。」
全文中的影像皆使用Ricoh GR3x拍攝。我是廖文瑄 Sha,謝謝您的閱讀,如果您也喜歡我的創作,歡迎分享出去,
以及追蹤我的 Instagram / Facebook 謝謝您:)